2019年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篇一: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关精神,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和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耕发[20XX]号)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文件精神,结合的实际,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二、编制原则
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细化和落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的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统筹安排全区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到上下衔接;加强部门协调,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依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专家队伍,加强协作,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好土地整治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特别要考虑相关利益人的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主要任务
土地整治规划以20XX年为规划基期,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阶段性目标。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
1、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2、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3、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4、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5、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6、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补充耕地管理体制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7、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推进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重点阐述土地整治的条件和要求,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土地整治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2、规划说明。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说明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以及规划方案拟定、论证、确定的情况。
3、规划图件。包括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图、土地整治规划图,以及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图、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增减挂钩等规划专题图。以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相一致。
4、规划附件。包括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评审论证材料等。
5、规划数据库。按照国家规定的数据库标准建设。
五、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准备工作(20XX年4月)。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收集整理相关规划编制的文件、规程和标准。
(二)调查分析(20XX年5月)。以乡镇为单元,收集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基础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分析评价土地整治条件和潜力。
(三)拟定方案(20XX年6月)。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提出土地整治方案。
(四)协调评审论证(20XX年7月)。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成果。
(五)评审报批(20XX年8月)。规划成果经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批。
六、工作组织
(一)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由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政府领导为组长,区国土、发改、农牧、财政、水利、住建、环保及各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规划编制中重大问题,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二)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国土资源分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整理中心、地籍、耕保、财务、登记中心等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承担规划的编制组织工作。
篇二: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XX】143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XX府办明电【20XX】97号)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20XX】101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把全镇农村规划建设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原则。科学确定村庄建设布局,确保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积极性,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规划符合农村实际,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坚持体现民族特色原则。根据各地自然条件、风俗民情、居住习惯等因素,引导农户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建筑风格和建设户型,实现房屋内部现代化与外部特色化的和谐统一。
(四)坚持适度集中原则。积极探索在资源富集地、集市、城镇周边、公路沿线等区域集中规划、建设村庄,鼓励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地质灾害频发的居住点和小村并入大村建设。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实际,统筹考虑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布局。
三、目标要求
到20XX年底,用两年时间完成53个村庄编制目标任务,其中20XX年12月底前完成2个行政村总体规划和30个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20XX年底前完成1个行政村总体规划和20个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
四、编制要求
(一)把好规划政策。
1、村庄规划包括整治和建设两部分,在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规划编制或修编应与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交通、水利和国民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对村庄的性质定位、人口和利用规模、产业布局与发展、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等进行预测和科学规划。
2、村庄规划建设要落实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引导拆旧建新,以整治“空心村”和利用荒山、荒坡地建设为主。占用耕地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20平方米,占用荒山坡和拆旧建新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50平方米,坚持“一户一宅”,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3、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不搞“一刀切”,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大拆大建,以“四通五清六改”(通路、通水、通电、通宽带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草炭堆、清粪堆,该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房)为主要内容,立足整治环境,抓好村庄,搞好房屋立面整饰和地坪硬化,拆除闲置旧房,集中建设畜厩,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4、低于30户的村庄原则上不做规划,可考虑整村搬迁至附近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村庄。
(二)注重地形地图测量。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筹措资金和委托地形图测量,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技术指导。村庄地形图要以村部为核心,对近期拟定改造整理及新村建设的范围进行测绘,测绘比例尺要求1:500或1:2000,部分村庄采用卫星图片进行现状图采集。
(三)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让村民参与规划,特别是规划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规划经报批后要公开展示,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结合实际开展法规宣传活动,普及村庄规划知识,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使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监督村庄规划工作。
(四)完善规划内容、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行政村按“两图一书”(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图和总体规划编制说明书)编制总体规划,自然村按“三图一书”(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筑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编制建设规划。同时,尽量采用《富源县农村民居通用图集》,确保村庄规划工作达到规范要求,真正体现民族民居特色。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按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标任务,把各个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捆绑打包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规划编制,形成以规划设计单位为主,镇、村委会、自然村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优质、高效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五)抓好规划评审。严格执行《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报批程序,行政村总体规划需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人民政府批准;自然村建设规划需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村委会审核,由镇人民政府批准。
(六)加强规划成果管理使用。村庄规划成果实行档案化管理,并按要求录入云南省村(镇)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镇人民政府决定成立XX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镇长
副组长:XX人大主席
成员:XX办公室主任
XX镇村建所所长
XX大河国土分局局长
XX镇林业站站长
XX镇环境保护所所长
XX镇扶贫办主任
XX大河财政所副所长
XX村委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村建所,由XX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为各村(居)委会大学生村官和村建所干部,具体负责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业务指导、计划任务分配和落实。镇人民政府作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事实主体,确保编制工作按时按期完成。
(二)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分级负担原则,村庄规划工作经费省补助1000元/村,市补助1000元/村,县财政补助1000元/村,不足部分由镇人民政府自筹。
(三)抓好人员培训。加强规划编制队伍建设,以镇村建所干部为主,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为辅,通过现场指导和组织技术培训等形式,增强规划编制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四)强化规范管理。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五)严格监督检查。镇人民政府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列入对村委会、各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完成要求规划目标任务的,将按规定进行行政问责
宁波市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管理,规范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市、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市规划包括镇的规划。
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包括近期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以及城市专业(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第四条 各类城乡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生效。
经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修改。第五条 市规划局负责协调全市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各县(市)规划局负责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城乡规划的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二章 城乡规划编制第七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以经批准的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第八条 承担编制城乡规划任务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分别具备相应的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和执业资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九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编制城乡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县级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第十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在规划文本中明确表达规划涉及的强制性内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需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篇章的,应当同时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篇章。
前款所称的强制性内容,是指各类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是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意见。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并在上报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内容及处理结果。第十二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城乡规划外,其他城乡规划在报请审批前,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将城乡规划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0日。城乡规划批准后,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在批准后60日内向社会公布。第十三条 市、县(市)和镇(乡)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单独编制本市、县(市)和镇(乡)域总体规划。
市、县(市)和镇(乡)域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将本行政区域作为规划区,综合布局城乡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制定空间管治措施,为各级城乡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第十四条 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县(市)域总体规划由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镇(乡)域总体规划由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宁波市及各县(市)域总体规划前应先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并开展各项专题研究。第十五条 市、县(市)和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本级的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按照人口与产业、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和城市专业(专项)规划。第十六条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业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问题进行前期研究。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提出编制工作报告,经审批机关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
古槐镇的乡镇规划
一、规划背景
1、“海西战略”已从筹划进入加快发展的实施阶段,建设“福州大都市”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福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修编》工作已近尾声,正送报国务院审批阶段,大福州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及走向已经明确。福州重要交通枢纽之一,福州高速铁路东站已确定布局在江田与古槐两镇交界地带,京台高铁上岛铁路线和京福高速长平段线路等重大交通通道及枢纽均以确定。滨海新城的构想已进入启动期,滨海新城呼之欲出。
2、古槐镇由于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优越的区位及未来交通条件跨越式提升的前景,福州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选择其作为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希望古槐“先行先试”,进步加快发展步伐,又好又快地为滨海新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2010年是“十一五”与“十二五”发展规划交接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提升产业、民生保障、和谐发展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二、规划年限、深度、依据
(一)规划年限
2010~2015年:与“十二五”发展规划协调
2016~2020年:与福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及周边相关规划协调
2021~2030年:按省试点镇《规划导则》执行
(二)规划编制深度及规划区范围
根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报批稿),古槐镇全镇域已纳入福州市域主中心城市(或称福州都市区)范围,未来镇区是主中心城市滨海新城的重要城市组团,即古槐组团。根据《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总体规划》要求,古槐镇总体规划兼有组团型和边缘型两种类型特点,因此古槐镇总体规划编制深度应按《分区规划》执行,并充实镇村体系内容。
同时,结合古槐区位、交通、地理条件和现状城乡发展基础等要素,本规划应采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式,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建议古槐镇总体规划编制的规划区范围为:镇域范围,陆域面积约51.8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及相关的土地、环境保护、海洋功能区划等法律、法规。
2、《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
3、《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报批稿)
4、《古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三、古槐的发展定位与城镇性质
(一)发展定位
1、政府思路:滨海后花园和海港城的中心地带。
2《福州总体规划(2010-2020)》:空港——工业型城镇、福州火车东站所在地。
3、本规划认为古槐镇在未来20年的发展中,主要城市职能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滨海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港城核心区。
②滨海新城的后花园,生态型宜居宜游之地。
③滨海新城产业基地,花园式宜创宜业之所。
(二)城镇性质
1、远期:海港城的核心区,以高新产业和商贸业为支撑的生态型城镇。
2、远景展望一:福州都市区东部门户,宜居宜业生态型城镇。
四、发展战略
1、创新体制机制,聚集发展要素
2、盘活土地存量,转变发展模式
3、注重区域对接,促进城乡统筹
4、实施错位发展,打造宜居新镇
五、发展规模
(一)人口规模
1、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至2030年末,古槐城镇建设区将形成包括龙田、中街、高楼、感恩、洋下、新桥、华元、昆石、雁塘等9个行政村城乡建设区在内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人口规划近期(2015年末)、中期(2020年末)、远期(2030年末)人口规模分别取5万人、7.5万人、12万人。
2、乡村人口规模预测
古槐乡村人口规模预测一览表 序号 村名 现状人口
(2009年末) 规划人口
(2030年末) 备注 1 福坊 1248 700 2 北湖 1245 700 3 屿北 2919 2600 紧邻高新产业区,环境优越,相当部分人口可能采取离土不离乡。 4 屿中 2627 2300 5 屿南 2863 2800 镇域北部中心村。 6 湖坂 989 700 紧邻高新产业区,环境优越,且适宜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农家旅游,相当部分人口可能采取离土不离乡。 7 湖南 2116 1900 8 青山 2129 1800 9 洋布 964 800 小计 镇北区域 17100 14300 减少2800人,占总人口16.4%。 10 前塘 1433 700 11 上店 1459 700 12 井门 2002 1000 13 竹田 4949 3000 南部中心村 14 下村 1611 1000 小计 镇南区域 11454 6400 减少5040人,占总人口44.1%。 合计 乡村人口 28554 20700 3、古槐远期城镇化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至2030年末,古槐城镇人口将有可能达到12万人,而乡村人口将只保留2万人左右。若按此计,古槐远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5.7%。
(二)城镇用地规模
本规划近期建设用地6.13平方公里,人均122.55㎡/人;中期建设用地8.92平方公里,人均118.90㎡/人;远期13.8平方公里,人均115.02㎡/人;远景建设用地地规模将达到1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110㎡/人内,实现集约增长。
六、城乡统筹空间结构
形成:“一轴、两心、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1、一轴:古槐城镇发展轴(福北线)。
2、两心: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务服务中心(片区主中心)和古槐镇区综合服务中心(辅中心)。
3、四区:
①古槐城镇建设区(含中街、高楼、龙田、雁塘、感恩、以下、新桥、华元、昆石9个行政村),总建设用地的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2万人。
②镇域北部特色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区:地跨福坊、北湖、屿北、屿中、屿南、洋布、湖坂、青山9个行政村。以湖坂为中心村,带动及服务周边发展,远期本区人口规模约1.4万人。
③镇域西南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区:地跨前塘、上店、下村、井门、竹田5个行政村,以竹田为中心村,带动及服务周边发展。远期本区人口规模在0.6万人左右。
④镇域西部董奉山生态保育及生态休闲区:以董奉山森林公园为主体,涉及青山、湖南、龙田、中街、昆石、竹田、上店、前塘等行政村的生态林地等保护用地和人文景观区。
七、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
1、铁路:三主线(京台高速上岛铁路线和沿海客货运专线),一支路(福州机场铁路支线)以及福州火车东站及高铁保修场。
2、区域快速道路(四条):东滨快速路(福州东部新城至长乐滨海新区)、营滨路、新福北线、两港快速路。
3、公共交通枢纽:海港城在福州火车东站设置一处一级汽车客运站和大型公交站场,本区均在其服务范围。届时感恩客运站取消。
(二)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1、主干道:三纵三横一环。三纵即:福北线、滨海中路、两港连接线。三横:百福路、古东路、迎宾路(分东西两段)。一环:由新宁路与园区中路等形成。
2、次干道(本区涉及16条):融鹤路、感恩路、董奉路、董奉山路、中街北路、中街南路、中街东路、站前西路、站前东路、华元路、新桥路、青山路、高新北路、高新中路、高新西路、高新南路。
3、支路及乡村道路。
4、广场:设五处,火车东站西广场、东广场、新宁广场、董奉广场和滨海广场。
5、福北线与融鹤路段交叉地带近期整治方案建议:封闭现有融鹤路出入口,在目前西北侧80米处设单向右进入口,在目前入口南侧150左右开辟一个出入口,并进行渠化引导,增设黄灯警示。
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一)教育设施
1、提升完善长乐三中,扩大提升现有感恩中学,在古槐新区建设中街中学(为九年一贯制)。现有屿头中学取消,其用地建设作为北部中心小学(屿头小学)新址。古槐至远期全镇人口将达到14万人,按国标《GB50188-2007》,需要再建一至两所中学,考虑到本区南侧已布局三溪中学新校,东侧有滨海中学(新增)。从区域的角度,本区中学教育设施布局较为合理。
2、根据未来人口分布,整合现有小学布局,远期共形成10所小学。
(二)医疗设施
1、近期新建镇区级卫生院,位于新区西北侧,占地约2公顷。
2、远期作为海港城核心区,本区应预留一处分区级综合医院用地,不小于6公顷。
(三)文体设施
1、结合新宁古城风貌区的建设,打造海港城富有文化底蕴的综合文化中心,形成包括影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
2、建议现有古槐中街,打造为传统特色文化街。保持现有格局(包括新宁公园、中街礼堂在内)。
3、在现有感恩居住区东侧,中远期建设一个分区级体育公园,占地约15公顷。
(四)其他公共设施布局
1、水厂——依托江田长乐南区水厂。
2、根据电力专项规划,本区及周边也共建一座500KV变电站,一座220KV变电站和4座110KV变电站。
3、保留本区内滨海产业区启动区段的普通消防站用地,中远期新建高新区普通消防站。
4、近期在古槐新镇区建设古槐电信分局,预留用地约0.6公顷。
5、近期在新镇区建设本镇行政中心,建设预留用地约0.3公顷。
(五)商业服务布局
形成“两心、一轴、”。
1、两心
一是结合福州火车东站的建设,逐步打造海港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交通枢纽与港城中心的有机结合;是未来福州都市区重要的商业、商务、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充分利用南洋水网发达的特点,形成水上游线与东站枢纽的互动,打造特色明显的门户区。
另一个是古槐近中期应积极推动新镇中心,是带动古槐近期建设的启动地带,是古槐打造宜居新镇重要服务中心。
2、一轴
建议以福北线为主轴的古槐商住、商务、商贸轴线,争取尽早疏导外移现有福北线的过境交通(特别是货运交通),逐步提升福北线的城镇交通功能。
九、公共绿地系统规划
形成“一屏、三带、六园”
1、一屏:以董奉山和竹田岩为主体,加强生态林地保护与建设,严禁本区内开采山石,移风易俗,从区域角度统筹解决集中殡葬(公墓)的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
2、三带:东滨快速路防护林带,山海防护林带和高铁防护林带,东滨及山海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250米。
3、六园:根据服务人口及服务半径及现状基础,远期形成百福公园(现状)、新宁公园、中街公园、感恩公园、洋下公园和站前公园六个镇区级公园。。
4、防护绿带:高铁及高速公路段两侧不小于50米,快速路两侧不小于30米,城市主干道的两侧不小于10米。
十、近期建设与引导
(一)近期建设的总体战略
把握机遇,优化体制
突显优势,融入滨海
设施先行,打造宜居
明确重点,一轴三区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第四条 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第五条 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第六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第七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第八条 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第九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第十条 编制城市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第二章 总体规划的编制第十一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第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第十三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第十四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第十五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织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十年至二十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三年至五年。第十六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二)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四)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五)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六)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七)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八)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九)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十)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十一)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十二)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十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十四)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实际需要适当简化。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小城镇规划
首先,要加强领导和协调。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有城市规划修编任务的地方要组成专门班子,提供必要的支持。拿出高水平的工作成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对城市规划修编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城市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规划搞好衔接。
其次,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培养规划人才。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有长远眼光,提高战略性和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留有余地。要改进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完善城市规划的公示、听证制度,考虑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就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问题。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第三,要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进行规划修编的地方。首先必须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修编的目标和任务,并按法定程序认定、报批和备案。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做好《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以及有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第四,要完善城市规划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城区、各类开发区、卫星镇及城市地下空间。要发挥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保证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要完善城市规划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查处违法违规行为。